国产LED矛盾困局:补贴的市场与过剩的产能
发布时间:2012年11月1日 9时06分 来源:第一LED网
面对LED行业的整体低迷,国家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补贴。目前,2012及2013财政补贴年度led照明最新名单出炉,共计39家得标,且几乎是大陆厂商得标。
虽然具体补贴办法还未正式出台,但看上去又预示着新一轮的市场爆发即将到来?
7月18日,招标代理机构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发表声明表示,由财政部、发改委、科技部组织的“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”,因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,原招标文件设定的采购目标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,近期另行组织招标。
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(CSA)咨询部部长吴鸣鸣认为,在市场启动的初期,政府的补贴对于扩大市场肯定有帮助,并且对于全产业链都会有一定的拉动效应。但是,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,都不能把补贴作为唯一的手段,因为能够获得补贴的企业、产品类型都只占少部分,要想占领市场还得靠技术创新、品牌和渠道建设。
产能过剩
2009年,江苏省扬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(生产 LED外延芯片的关键设备)补贴政策,使得中国其他地方政府纷纷效仿。据悉,扬州市一台MOCVD机财政补贴一千万元。广东省建立了2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;深圳对于参与政府投资项目LED示范工程的企业,根据灯具的价格给予10%的补助,并贴息3年,对承担企业投资项目LED应用示范工程的企业,按照价格的30%给予补贴。
但市场并没有预期增长得那么快。
一方面,电视背光领域市场趋于成熟,增长空间逐渐缩小。另一方面,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,每台电视机消耗的LED数量也在减少。“过去42英寸电视机至少用到500个LED,但现在只用200个甚至更少。”戚发鑫说。而且,预想中照明领域的爆发并没有如期而至。其主要原因是,照明领域对技术的门槛要求非常高,尤其是高端照明,对光效、可靠性等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,国内能进入这块市场的厂家不多,主要是国外厂家占据市场。
政府的补贴短期之内会对市场带来影响,但是最终还 贴片机是要回归到自由市场,鸿领国际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钟育奎对本报记者称。但目前来看,LED照明设备的价格竞争优势还不具备。
此前国家几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》,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,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。
“淘汰白炽灯,并不是说把市场完全让给LED了。”戚发鑫说。目前CCFL是比较成熟的产品,且成本低,市场价格仅为LED照明的1/5~1/3。
“这是民生产品,消费者只会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投票,国家的补贴是没有用的。”戚发鑫说,就是要靠产业本身把成本降下来。但降低成本并不是靠偷工减料,打价格战,而是要靠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。
可是目前来看,国内企业却陷入截然相反的境地。
上海中特晶微气体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汤启申对本报记者说,目前LED市场并不低迷,需求一直存在,关键是有没有本事把市场做好,可很多国内企业把重点放错地方了。同样的原材料、设备,通过技术水平、运营方式的提高,可以实现生产成本降低60%,核心在于高端的技术。
国内的企业数目虽然多,但大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封装领域。截至2012年3月底,国内稍有规模并已经量产的LED封装企业已经超出1700家,占全球LED封装企业八成。
也有企业更加极致,认为政府“就不应该补贴,就应该死掉一批”,否则企业永远也不知道应该把精力和资本放在什么地方,正常的模式也就无法形成。
|